创新团队
林木种质资源研究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创新团队 >> 林木种质资源研究组
更新时间:2023-03-13

本团队以高效经济、生态建设树种的种质资源发掘、收集、创新、评价与利用为主线,开展林木重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和优异种质资源的选育,构建配套培育技术,服务国家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

一、负责人简介

栾启福,男,浙江大学农学硕士,中国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博士,亚林所林木种质资源研究方向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参加工作,2014-2015年度瑞典农业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国家林草局国外松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外松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湿地松、火炬松等树种遗传学和良种选育培育研究,主持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至“十四五”重大育种项目(任务)20余项,构建了对应树种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优异品种并研建了配套繁殖技术,支撑建设了多处国家级、省级种质资源库和林木良种基地。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其中中科院TOP期刊论文10多篇,授权国内外专利4个、软件著作权3个,主持制定并出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湿地松、火炬松培育技术规程》(LY/T 1824-2022)1项,选育、审定国家级/省级林木良种12个,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林科院科技奖等多项成果奖励。

二、团队研究方向

1、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树种器官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环境调控响应机制等;

2、主要树种种质资源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智能化测定技术、高世代种质资源创制技术、目标种质资源评选技术;

3、种质资源收集与种质资源库建设管理技术、优良种质资源扩繁与产业化生产技术、优良品系生产群体经营管理制度;

4、杉木、国外松等材用林、脂用林空间结构调控、林分生态经营技术模式,次生林主要树种种群动态演替与目标树经营技术。

三、取得主要成绩

1、国外松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围绕湿地松、火炬松速生用材、高产脂培育目标,持续开展育种群体构建与评价,并创制了与加勒比松的种间杂交群体;研究开发国外松基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高通量表型测定等技术,提高了选择育种效率;已构建两树种的高世代育种群体,在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等建立了多处湿地松、火炬松二代种子园,审认定了火炬松国家级种子园良种和湿地松、火炬松、湿加松、火加松省级种子园、家系材用、脂用良种。系统研发了湿地松脂、材定向、兼营林分高效经营模式,牵头制定了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湿地松、火炬松培育技术规程》。

2、椿树材用、菜用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系统收集了香椿、毛红椿全分布区种质资源,全面研究了群体遗传关系和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率先获得香椿高质量基因组,揭示了萜类、花青素等生物合成的相关途径和多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其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性状信息便捷化、精准化采集技术与传统育种测定技术相融合,高通量筛选了速生、抗逆、养分高效利用、高心材率、高营养成分等优异种质,构建了核心种质群体和材用、菜用育种群体;建成国内第一处毛红椿无性系种子园,并选育了高心材率家系,培育出四季采摘菜用香椿品种‘椿秋红’,建立了品种快繁体系。牵头组建椿树国家创新联盟,引领推动了菜用香椿高效产业的蓬勃发展。

3、无患子种质资源发掘与果用林建设技术。基于无患子果实皂用、油用和秋色育种改良目标,收集保存了无患子属全分布区种质资源,营建了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探明了群体遗传多样性格局和经济性状变异规律,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开展了多地点无性系/家系遗传测定,已选育出果用无患子优质高产母树林种子和无性系省级良种。探明了无患子花果发育特性,掌握了种实表型、组分变化规律以及落果生理机制,明确了果用原料林立地和密度、株型管理效应,研制了原料林营建模式和早实丰产技术,技术成果已在浙江、湖南、贵州等地推广转化。

4、其它林木种质资源收集、选育。围绕南方山地景观美化彩化目标,收集速生优质用材兼优良景观效果树种檫木、枫香等树种种质资源,开展优良种质资源评选,支撑建设了檫木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已审定檫木母树林良种一个。长期开展木兰科重点是含笑类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与品种化选育,已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7个,省级良种2个,支撑建设了木兰科树种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收集了蔷薇科木瓜属树种种质资源,建立了木瓜属省级种质资源库。

四、成员组成

姜景民:男,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研究员、林木种质资源研究组学术指导,博士研究生导师。

栾启福:男,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研究员,林木遗传育种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林木数量、分子遗传学,国外松遗传育种。

刘军:男,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副研究员,林木种质资源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林木群体遗传,椿类树种及其他珍贵阔叶树种种质资源与培育。

孙洪刚:男,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员,森林培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林林分结构与经营,杉木、国外松木材定向培育、次生林结构调控与改造。

邵文豪:男,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森林植物资源,无患子、木瓜等果用、植化树种种质资源评价与培育。

李彦杰:男,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林木性状大数据智能技术采集,林木表型组学,智慧林业。

谭梓峰: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森林植物资源,苗木培育。

刁姝:女,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林木分子遗传学,国外松、含笑性状发育与分子育种。

范艳如:女,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林木分子遗传学、林木细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