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
木本粮食育种与培育研究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创新团队 >> 木本粮食育种与培育研究组
更新时间:2020-02-21

本团队围绕柿、栗等重要木本粮食产业增效,开展良种定向选育和分子辅助育种、高效节本培育关键技术研究,明确品质调控机理,培育优质良种,形成园艺化培育技术。

一、负责人简介

龚榜初,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专业毕业,研究员。木本粮食研究组首席专家,从事30多年柿、栗等经济林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部省项目30多项,目前在研课题8项。获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良种(新品种)17个,制订行业标准3项,主编(参编)柿著作5部,论文100多篇。担任中国园艺学会柿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经济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林学会经济林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经济林专委会委员。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浙江省林学会先进个人,“森林浙江”良种推广行动先进个人。作为召集人,召开1次全国柿学大会,2次柿分会常务理事会。

二、团队研究方向

1.柿栗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

通过种质收集,重要经济性状精细评价,解析果实品质等性状形成及调控机制,筛选功能性分子标记,研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构建柿、栗类高效育种平台。

2.柿栗良种选育研究

以优质、高产、高抗等性状为目标,采取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区试,筛选良种,明确适生区。

3.柿栗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优质果率低、人工成本高、老龄化等问题开展研究;规模化良种现代繁育技术体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轻简化的树体与土肥水高效管理新模式;低产低效林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

三、取得主要成绩

1.收集柿栗种质900余份;在兰溪建立了柿栗种质资源圃300亩。

2.建立柿杂交幼胚抢救体系,获柿杂交子代3000株,初选优良中间材料10份;栗杂交子代3500株,初选优良单株25个。

3.明确亲和性砧木早期选择标准;选出甜柿亲和性砧木品系7个;建立砧穗组合区域试验林5片。

4.率先完成高质量油柿(2n)基因组与柿(6n)基因组V1.0版,开展进化及甘涩等机理研究。

5.eGWAS分析,获与柿甘涩、果实品质、细胞结构等显著关联位点318个;柿高密度遗传图谱,获5个苗期性状的14个QTLs。

6.优化柿甜/涩杂合性鉴定技术;筛选与创制优良育种亲本3个。

7.构建栗属高密度遗传图谱,QTL定位到与叶表型及光合生理等性状显著连锁SNP 443个;通过GWAS分析,获与板栗叶片、栗果表型及营养品质显著关联的SNP、SSR204个。

8.在柿栗主要分布区建设各类品种对比试验林600亩。

9.示范推广效果显著,甜柿亩收入达8-10万元,全国及地方多家媒体报道,取得较大反响。

四、成员组成

团队现有成员7人,其中研究员2名:龚榜初、杨志玲;副研究员2名:江锡兵、徐阳;助理研究员2名:杨旭、刘翠玉;其他研究人员1名:王衍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