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
生态修复研究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创新团队 >> 生态修复研究组
更新时间:2023-04-25

针对我国亚热带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水源区低效林、石漠化、盐碱地、金属矿区及污染地),深入开展脆弱生态系统的评价与修复规划、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及驱动机制、植被修复与管理技术研发及效益评价等等研究。

一、 负责人简介

陈光才,男,环境科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态修复学科首席专家,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污染环境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负责人,第一批全国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盐碱地、矿山、重金属污染地等)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水库小流域森林修复及生态功能提升研究,近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重点任务及地方合作项目10余项。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典型脆弱生态系统评价及修复规划

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现状调查,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能力,评估生态系统退化及受损程度;基于资源禀赋及主导功能,规划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方案,开展立地改良、植被结构优化、生态多功能性提升为核心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及评价。

2.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及驱动机制

识别典型生态系统退化主导因子及关键过程,揭示生源要素/污染物在土壤-植物-植被系统的传输过程和调节机制,解析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服务能力的关系,从个体-群体-区域尺度明晰典型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

3.典型困难立地植被修复与管理

研发生物炭基、矿物基等困难立地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技术,优选适宜的乡土植被恢复植物及可持续的生态修复群落构建模式,解析光、水、养资源高效利用与群落可持续的关系及植被管理技术,研创地下生态改善与植被耦合的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三、取得主要成绩

1.水源地低效林生态功能提升与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针对水源地低效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问题,开展了长江经济带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生态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揭示了亚热带典型森林植被对大气沉降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和特征,阐明了坡地经济林区水源地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发生规律,发明了林区养殖废弃物生态处理技术,研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源地面源污染生态控制技术”成果,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区域水环境生态工程建设,获得浙江省林学会科技兴林一等奖。

2.金属矿区及重度污染土地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

针对铜矿区、锑矿区、镉重度污染立地修复难度大的挑战,筛选出黄连木、纳塔栎、亮叶桦等多个高值化重金属修复用树种,建立了木本植物重金属修复潜力综合评价方法,揭示了水分、有机质、生物质炭等对树木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机制,研发了基于生物炭的重金属重度污染地土壤改良剂和施用技术,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分级修复及植物群落配置技术,提出了重度污染土地的安全利用模式,研制了行业和省级标准,在安徽铜陵、浙江杭州、湖南郴州等地建立试验示范林。

3.滨海盐碱地景观林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针对浙江滨海盐碱地植被恢复及乡村景观提升问题,筛选出盐碱地植被恢复的植物材料8种,开发了耐盐植物扦插育苗专利技术,研制了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提出了盐碱地生态修复林营建模式,分析了浙东平原乡村人居林的植物多样性及景观特征,提出了浙东生态防护型生态景观林建设技术,发布地方标准《乡村人居林营建技术规程》。

4.典型石漠化区高效植被恢复模式及构建技术

针对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存在的适宜造林树种缺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恢复质量与效果不理想、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以我国西南石漠化问题突出的滇东、黔中、桂西3个典型石漠化区为研究区域,开展跨气候带与行政区划的石漠化植被恢复特征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探明了石漠化区域植被组成结构特征及生境特点,构建了石漠化区适宜物种评价筛选指标体系并筛选出一批适宜滇东、黔中、桂西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造林物种,提出了石漠化主要造林树种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研发了微生境调控造林技术,提出了一批石漠化高效恢复树种配置模式及其构建技术,获得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四、人员组成

团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9人,其中研究员2名:陈光才、李生;副研究员3名:王树凤、肖江、薛亮;助理研究4名:张涵丹、王佳、盖旭、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