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所情总览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学史力行,为林长制改革增添科技成色

[发表时间]:2021-07-06 [拟稿人]: [审核人]: [责任编辑]: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浏览次数]:

“龚老师,我们家的柿树长虫了,有的咋还提前变软脱落了,您得给我们想个法子啊!”“谢老师,现在光靠种竹子很难挣钱了,林下空间那么大,有没有好的套种项目?”6月29日,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以“下沉基层,服务林农,助农富农”的形式为群众办实事,在基地现场开展“竹林下食用菌生态栽培和太秋甜柿优质高效栽培”的现场培训,此次活动也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为安庆市林长制改革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的一个侧影。

六月的安庆,梅雨带来的高温高湿让人透不过气,不过这在两位专家看来,却是林下食用菌和甜柿生长的好时节。“现场培训会就定在这个时间开”。闷热没有影响专家“把脉问诊”的状态,他们耐心细致的就林农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并不时示范操作,让林农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现场的林农纷纷表示:柿树病治好了,林下大片空地也合理利用上了,我们的“钱袋子”这下要鼓起来喽!

支撑林长制改革,为群众办实事

安徽省安庆市是全国最先推行林长制改革的地方,早在2019年年11月,亚林所就与安庆市委市政府签署了林业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迈出了“林长制改革+创新驱动”的第一步。通过聚集智力、技术、成果、项目、资金等五要素,以“为林长增智”为核心,助推“五绿”,系统搭建了以“一院一站一联盟”为核心的支撑体系及工作机制。得益于与前期合作的良好基础,今年3月,安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林科院在京签署全面战略协议,将双方的合作推进到更高层次。截止目前,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安庆市7个县(市、区)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做出特色、做出样板、做出成效”为目标,围绕成果精准推广,攻关合作发力,合作优化模式,为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共同打造科技支撑示范样板。

在亚林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责任部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支撑林长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了林长制改革党员专家服务队,并以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林长制改革制定了工作方案,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进一步服务好、保障好地方建设。安庆具有鲜明的红色革命印记,党员专家服务队深入基层服务同时,还专程组织前往邓稼先故居、独秀园等地实地教学,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化对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认识。全所20余名党员参加服务队,并与当地5个基层党组织结成合作关系,真正让党旗飘扬在了科技支撑林长制改革的第一线。

向改革要效益,科技助力“两山”转化

“林下空地种菌菇,亩产效益超一万”,岳西县港河村的林农刘锋高兴地说。亚林所专家聚焦激发用绿潜能,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筛选出竹荪、大球盖菇这两个竹林下适生食用菌种类,推广毛竹林下适生食用菌高效培育模式。建立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和黑皮鸡枞种植示范基地30余亩,亩均产值近3万元。通过项目实施,首次将竹林复合经营技术体系在安徽推广,助农增收的成效有力夯实了林长制群众根基。岳西县菖蒲镇镇长王启兵表示,下一步将在全镇范围内因地制宜推广林下食用菌技术,充分利用万亩竹林资源,打造食用菌产业特色小镇。

转换护绿思路,传统产业“旧貌换新颜”

安庆市岳西县是中国茯苓生产加工集散地,无工业污染,地理环境十分适合安徽茯苓生长发育。当地已有600多年的茯苓生产历史,占全国茯苓购销总量的一半以上。但传统段木栽培茯苓需要砍伐大量的松木,资源消耗的瓶颈阻滞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组织专家与当地大户全面深入合作,通过反复试验,建立加工剩余物高效利用与微生物发酵技术,突破了茯苓代料栽培新模式,形成了资源节约与废物利用的良性互动,项目合作建立试种基地100平方米,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以岳西县推广用松树伐剪等废弃物生产茯苓菌棒6000万棒为例(每棒装干料1.5公斤),能产出鲜茯苓3000万吨(每袋产鲜茯苓0.5公斤),产值3.56亿元,每年将节约砍伐松木材18000吨。聚焦关键技术问题合作攻关,支撑岳西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护绿用绿提供了新的思路。

强化新品种应用示范,助推活绿用绿

亚林所近年选出的‘亚林36号(太秋)’甜柿品质十分优良,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山桐子是近年新开发的新型能源树种,果实含油率30%以上,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0%以上,油脂品质高。山桐子、甜柿生态效益高,且适于在安庆山区发展,对于丰富当地树种组成,提高经济生态效益具有特殊作用。亚林所专家将‘太秋’甜柿和四川种源高产高油的3号、7号等20个山桐子优株(系)引进潜山等地。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改变农户粗放经营的观念,进行集约经营,走林业精品化的道路,促进了林长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科技下沉,存油上山

在技术成果应用上,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在安徽支撑木本油料产业增绿增效,培育‘长林’系列油茶高品质良种300万株,范围辐射潜山、宿松、怀宁、桐城和岳西等。高产培育技术应用于安庆地区油茶林面积61.7万亩,高产林分产量达到1100公斤以上,为全国最高产量水平,有效提升油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虽然油茶产量提高了,但是受到加工水平的限制,产业效益不高、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仍然制约了地区油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针对这一问题,亚林所的专家对油茶生产线进行优化,推广应用了茶油绿色加工及副产物高效利用相关技术,有效提高茶油加工质量,满足市场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真正让山川披上了“绿被子”、产业织就了“钱袋子”、群众腰包装进了“红票子”,为林长体系装备上了现代智力引擎。

科技创新,点绿成金。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安庆市战略合作对深化林长制改革、强化林业产业化科技支撑、提升改革“含金量”意义重大。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支撑林长制改革推深做实的动力源泉。亚林所将继续坚持学史力行,将学史收获转化为支撑发展的不竭动力,服务“林长制”改革推深做实,结出累累硕果。

(周方、田晓堃/科技管理处)

龚榜初研究员现场指导甜柿栽培

谢锦忠研究员现场技术指导

竹林下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

姚小华研究员太湖发酵基质培育油茶苗

张金萍副研究员指导种植茯苓

谢锦忠研究员现场培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