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所情总览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 正文

林业技术可控制长三角水源区面源污染

[发表时间]:2015-09-07 [拟稿人]: [审核人]: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2015年9月10日《中国绿色时报》第一版

本报讯 记者王建兰 通讯员贾兴焕 杨莹莹报道 一项从源头控制长三角水源区面源污染的林业技术,经过4年实践被证明科学有效。目前,研究成果已在长三角地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浙江省“五水共治”以及太湖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中推广应用。

这个名为“长三角水源区面源污染林业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课题,由国家林业局支持,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安吉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开展。项目始于2011年。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面源污染。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许多湖泊、水库严重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在长三角地区尤为突出,而长三角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区。

长三角水源区几乎均为坡地,土地利用方式以毛竹、茶园、板栗等经济林纯林为主。在研究过程中,专家们建立了4个试验点,即浙江安吉、江苏宜兴和走马塘、上海奉贤黄浦江沿岸。安吉试验点开展了经济林纯林林分结构改造、坡地固氮植物篱营建,安吉、宜兴、黄浦江沿岸试验点营建了生物防护带,走马塘试验点开展了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等试验示范区建设,安吉、宜兴试验点营建了塘渠-湿地复合生态系统。项目研究筛选出3种植物篱材料和5种水体净化材料,提出了5种经济林林分结构改造模式和2种塘渠-湿地系统构建模式。

项目负责人张建锋说,塘渠-湿地系统是指若干自然或人工水塘,通过沟渠等连接在一起的多级水塘系统,能够发挥农田塘渠和库尾河口湿地复合系统的沉淀、过滤、吸附等作用,截留地表径流中的大部分氮磷。近3年的运行表明,塘渠-湿地复合系统有较好的效果:2011年-2013年,全年平均总氮的去除率达到60.4%,最高达86.8%;平均总磷去除率为78.6%,最高达94.9%。同时,岸边植被带对氮的截留率为89%,对磷的截留率为80%;湿地中的植物对氮的吸收率可达79%,对硝态氮的吸收率高达96%。

张建锋认为,降低经营强度、控制化肥施用,并在板栗林、毛竹林下种植耐荫的经济作物,增加林地植被覆盖度,加强林分经营管理,是控制区域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同时,人工水塘渠-湿地复合系统也是水体生态修复最经济实效的方法之一。这些措施能使生态效果、农民利益和社会效益得到综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