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园地 >> 先进典型榜样 >> 正文

【亚林所科技特派员系列之七】 特派二十余载 让油茶“科技之花”绽放乡村田野

[发表时间]:2023-07-24 [拟稿人]: [审核人]: [责任编辑]: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浏览次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省区,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生长快,结实早,寿命长。在土壤、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栽后三四年即开花结果,实生15年进入盛果期,嫁接5-6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结果70-80年。浙江是我国油茶重要生产区,山区、丘陵地区都有油茶分布。当前,油茶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山区26县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对解决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自2003年开始,亚林所木本油料育种与培育团队为支撑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良性发展,持续不断派出特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帮扶与技术支撑等工作。

2003年,团队派李生研究员赴温州市文成县、2005年—2010年王开良研究员扎根缙云县石笕乡、2010年后叶淑媛接替被派到丽水市缙云县、2015年-2021曹永庆副研究员派至常山县和缙云县、2014年-2022年常君副研究员派至浙江省庆元县、江山市、常山县和重庆市铜梁区开展特技特派与技术帮扶工作。期间,姚小华研究员、王开良研究员分别作为团队特派员负责人分别赴缙云县和桐庐县开展团队科技特派员帮助与技术支撑工作。姚小华研究员还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成员重点支撑广西、贵州和重庆等3个省(直辖市)9个县开展油茶产业技术支撑工作。

派出专家在充分调研派驻地油茶等产业现状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产业特点和技术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出技术改造措施和产业发展方向,主要在优新品种引种与示范、低产林改造、‘一亩山万元钱’复合经营模式探究、林业废弃物利用与林下经济和产品精深加工与利用等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新品种试验示范面积营建超10万亩,其中复合经营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超1万亩,低产林改造面积超5万亩,仅在缙云县累计15个乡镇建立了良种示范基地近3.2万亩,油茶低改提质增效示范区4.44万亩,缙云县全县油茶林总面积从2010年的6.1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10.27万亩,茶油产量从平均5公斤/亩增加到18公斤/亩,经济效益从500元增加到1800元。当地年产油茶籽近4000吨、茶油近1000吨,年产值达1亿元,累计为缙云县农民增收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在浙江、安徽等地开展油茶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亩增收超2万元,已推广示范面积1000余亩。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培训林农10000多人次,支撑和改造油茶生产加工线5条,执行各类科技特派员项目20多项,争取山海协作、省级财政推广和中央财政推广等各类项目近30项,项目资金累计2000余万元。

油茶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至关重要,而提升油茶产业科技支撑力度对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接下来团队将持续开展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的科技服务工作,为我国油茶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科技处;木本油料育种与培育研究组 常君 王开良)